3D打印骨头是时下医疗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案例,那么3D打印机打印骨头是如何实现救治患者的呢?近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在五邑率先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骨盆骨折”患者的骨盆模型,并根据3D数据模拟完成术前植入物的“个性化定制”塑型,使植入物的贴合率从75%左右上升至95%以上,手术时间也缩短25%-50%。显然3D打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医疗的巨大发展。下面记者带你揭开3D打印与骨科手术之间的神秘面纱。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伤者失血量
在江门,李先生是喝了这碗“头啖汤”的患者。由于严重车祸,李先生全身多处受伤,其中髋臼(盆骨附近)的骨折最为严重。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专家陈述祥介绍,李先生因髋臼骨折移位严重,常规手术需要选择医用钢板、螺钉等置入物。
“由于这些置入物都是按一定规格批量生产,并不能完全适应个体差异,因此过去骨科医生只能依靠经验在手术中选择规格最适合病人的置入物,或现场塑型,调整成较为合适的尺寸,使得复位固定过程难度很大,手术时间也很长。”陈述祥说。
而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提前选择、塑形好合适的植入物,实现植入物的“个性化定制”,并在手术中直接使用,不仅缩短了伤者手术时间,也减少了伤者失血量,陈述祥介绍。此外,由于医生可在术前利用3D模型进行模拟复位,相当于多次练习,从而降低了手术中复位难度,手术风险也随之下降。
医生可用模型提前预演手术
昨日,记者在五邑中医院看到了正在运作的3D打印机,以及众多已经打印出来的骨骼模型。在打印机内部,打印喷头正一层一层地通过打印粘合材料制造三维物体。摆放在其旁边的骨骼模型,精确度极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一般来说,打印精度较高的骨骼模型需要40-50个小时,而打印精度较小的则仅需28小时左右,但不同部位骨骼所需时间和精度略有不同。”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患者在受伤后一般需要5-10天方可进行手术,在这段时间里,医生将用1-2天进行术前规划,此后便可通过与医生的协商,在骨科手术前进行模拟骨折位1:1比例复位,并将模型打印出来。医生可根据模型进行手术预演,并模拟完成手术前植入物的塑型。
通过这种方式塑形的植入物,精确度极高。陈述祥介绍,这样的植入物可将塑型贴合率从75%左右上升至95%以上,缩短手术时间25%-50%,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患者手术、治疗费用,降低手术风险。
未来或可打印人体器官
3D打印与医学结合的前景如何?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有不少医院已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临床,如南方医科大学目前已将该技术应用在整形美容、口腔等领域。陈述祥表示,目前五邑中医院3D打印技术的应用辅助,主要运用在骨科中相对复杂、精细的手术,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上下肢复杂关节内骨折,复杂髋、膝关节翻修等对外地患者的会诊。
“目前江门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已处在全省前列。”五邑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这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骨科方面,但未来将有望拓展至内脏、血管、肌肉等领域。“希望以后可以通过3D打印,一层细胞一层细胞地将器官打印出来。” |